牌樓是古建筑的一個特殊類別。在古代,都市街衢的起點和中段,主要街道的交匯處,以及寺觀、園囿、離宮、陵墓的前面,著名橋梁的兩側,乃至個別村落、商鋪都有牌樓矗立其間,作為建筑標志、紀念、裝飾之用。牌樓這種特殊建筑,兼有宮殿壇廟建筑之輝煌,王宮府邸建筑之華麗,古典園林建筑之精巧,是藝術性很強的建筑。
牌樓亦名牌坊,其種類很多,按建筑材料劃分,可分為木質、石質、琉璃、木石混合、木磚混合等數種;按建筑造型劃分,可分為柱不出頭(門樓式)和柱出頭(沖天式)兩大類;按建筑功能劃分,可分為標志性牌樓、大門式牌樓、紀念性牌樓、裝飾性牌樓。
石牌樓作為牌樓家族的一員,作為一種開敞式建筑,其歷經風雨仍大量屹立在大江南北,其建筑材質堅久的特點和優越性不言而喻;而且石牌樓額枋 、立柱等處又便于雕刻裝飾,既不影響結構又華麗精美,極具藝術性。
石牌樓做法至清代基本形成定例,在工部的《工程做法則例》中詳細介紹了木、石、琉璃等牌樓的面闊高度的比例關系、牌樓各構件間的比例關系和權衡尺度以及用料、施工工藝等。另有宋代李誡的《營造法式》所記載營法也一直為南方所遵循,到后期又有清末民國姚承祖所著《營造法原》,其中石作篇更有石牌坊專述,堪為江南地區代表。
石牌樓除了整體造型堅實、挺拔、美觀
外,亦因石雕工藝的廣泛應用更加俊美。石雕主要用于建筑構件,如檐樓、斗拱、柱、枋、榫頭等等的雕刻,作為裝飾藝術手法,有陰文線刻、平雕、淺浮雕、深浮雕、透雕、圓雕這六種手法。雕刻題材多結合當地文化及牌樓的性質、功能、類別,如南方多雕飾戲文故事、民俗題材,北方則以裝飾性花鳥禽獸多見。
到了當代,隨著中華文明的復興,仿古建筑的被重視,作為古建筑一分子的牌樓也因其自身作用和優點而興盛起來,而石牌樓更因其堅久和美觀的特質受到人們的青睞。